所有基督教国家都还沉浸在圣诞节狂欢中的时候,中国则在忙着扩大其金融影响力。12月26日中国央行下属的外汇交易中心宣布,从本周起推出人民币兑卢布的远期和掉期交易。

阴谋论者并没有被这种节日气氛冲昏头脑,不能坐视不理,站出来鸣不平。他们认为,这摆明了是中国向俄罗斯这位冷战时期的伙伴伸出援手、防止西方制裁(和低价的沙特原油)将俄罗斯压垮的手段。而且时间的选择上,西方势力眼看就要说服莫斯科让乌克兰东部亲俄势力签署和平协议、促使中东盟友叙利亚无条件谈判了。

今年10月份,中俄双方签订了规模人民币1500亿元(约合244亿美元)的货币掉期协议。某些评论人士认为该协议在卢布大跌之际为俄罗斯提供了一线生机。卢布今年贬值一半,莫斯科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避免国际收支危机,内容包括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7%、命令国内最大的出口商抛售美元买进卢布。

似乎正因如此,北京开始努力将俄罗斯的危机化为自己的机遇--化腐朽为神奇。但这只中国熊猫却不一定能恰到好处地帮到这只西伯利亚黑熊。向莫斯科发放人民币贷款并不能解决俄罗斯眼下的问题:油价相对于俄罗斯进口和海外债务来说过低。除非俄罗斯与西方的贸易可以为对华贸易所替代,否则只要卢布直线下跌,国际收支风险就依然存在。如果俄罗斯美元储备耗尽,全世界的人民币加在一起都无法帮到它。

实际上,俄罗斯已经火烧眉毛了,中国却只是提供了一种长期解决方案。启动货币互换并允许进行卢布-人民币远期和掉期交易,俄罗斯可以更方便地用人民币进行对外贸易,而非用美元或欧元。随着中国进一步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经济,或许有一天俄罗斯央行等央行认为应在外汇储备中持有人民币,就像现在他们持有美元以及规模较小的欧元、日圆和黄金一样。不过在俄罗斯“改掉”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习惯之前,无论以哪种货币计价,油价下跌都将损伤俄罗斯经济。

人民币国际化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则要明确得多。正如花旗(Citigroup)指出的,中国占全球外汇交易规模的11%左右,但全球用人民币结算的外汇交易还不到2%。中国用廉价出口赚得了大量美元,并成功脱了贫,这实在令人拍案惊奇。但现在中国成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外汇储备近4万亿美元,其中以美元资产为主。由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大到足以吸收中国外储的一个零头,所以中国持有的大多数美元资产又回到美国,投资了美国国债和准政府机构债务。虽然美国国会议员可能会抱怨中国成美国债主这件事,但真相是中国要乖乖听命于其负债累累的巨大贸易伙伴美国。

和很多直面退休问题的婴儿潮一代追求高收益类似,中国的老龄化经济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美国债务增加、利率低企和美元疲软对中国的影响已然是弊大于利。中国曾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至高收益投资,但又不能力度太大,因为要避免承担不断增加的新兴市场风险,同时在减持美国资产时避免其价值重挫。

中国的解决方案:逐渐说服其他国家使用人民币。那样的话中国就可以在从活跃出口国向老龄化进口国转变的过程中通过本币走强来积累收益,甚至可以在国外借入人民币资金。中国不会立即采取行动:就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体会到的那样,货币被全球使用的不利面就是,无法控制境外资金动向。在某种程度上,这会使央行失去对国内利率的控制。而且还需要开放资本帐户,这一点中国也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所以中国与俄罗斯的金融接触并不是急于阻止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而是一个更渐进、深入的计划:推翻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

俄罗斯并非唯一参与该计划的国家。中国已经与东南亚多个国家和澳大利亚(11月份)达成了货币互换协议。2011年圣诞节,中国和日本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6月份,中国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就获取货币衍生品业务建议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就像一位美国财政部前任官员几年前说过的那样,没有谁要求中国大量购买美元资产。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阴谋,那么似乎大家都在参与其中。

Wayne Arnold

(本文译自《巴伦周刊》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