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2013年10月23日,广东,一名女子阅读当天的《新快报》。该报在头版刊文,呼吁释放被刑拘的一名《新快报》记者。

国意欲治理据称损害该国新闻行业的“病害”:新闻敲诈和假新闻。

据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报道,这种现象“严重损害新闻队伍形象,侵蚀新闻媒体权威性公信力,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该报说,九个部门将联合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政府所谓的新闻敲诈是指自称记者的人(有真有假)以报道负面消息为威胁敲诈钱财。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假新闻”指的是什么,但政府近年来一直在打击谣言或不实报道的传播,说这些内容导致社会不稳定。

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国传媒研究计划(China Media Project)研究员班志远(David Bandurski)说,新闻敲诈现象是个大问题,只会愈演愈烈,尤其是随着较小的媒体机构越来越难以与新浪微博(Sina Weibo)和微信(WeChat)等社交媒体竞争,问题会更加突出。

在去年年底的一起极其引人注目的事件中,一位中文报纸记者承认收受人民币数十万元,作为交换,他炮制了诋毁一家大型建筑设备制造商的多篇报道。(中国记者在参加媒体活动时通常会获得“红包”。)与此同时,据财新传媒报道,希望举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公司在面临新闻敲诈时与媒体做交易也很普遍,很多公司花钱做广告,以避免负面报道。

《中国实时报》(China Real Time)私下里与一些曾经做过“假记者”的人交谈过。他们说,这种现象很普遍,这为那些技能不高的毕业生提供了容易的工作。

不过,中国清除所谓“假新闻”的行动有时也明显是为了顺应政治路线的需要。中国传媒研究计划的资料显示,2009年包括《中国政协新闻》和《青年时报》在内的新闻出版物曾刊登报道称中国的财富集中在商界领袖和政府官员手中,这些报道虽然准确引述了发表上述观点的相关官员的话,但依然受到了严厉批评。

在谈到上周九部委发出的这份通知时,班志远说,不用想也知道,这完全是虚伪,这一点从以下这个事实就可以看出来:经常会禁止媒体报道某些题材的中共中央宣传部也要加入到政府部门打击假新闻的行动中来。

他说,为了维持社会和政治稳定,中国官员希望保持对公众舆论的控制。

面对人们心中的种种疑问,《人民日报》的报道没有提及对中国另一类臭名昭著的“假记者”的打击,也就是那些经过仔细挑选、被安插在官方发布会上的“听众”。

WSJ Staff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China Media Group Co.
总部地点:香港
上市地点:美国场外交易粉单市场(Pink Sheet)
股票代码:CH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