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澍

周前,为了准时收看《纸牌屋》第二季,我向旧金山的朋友借了一个Netflix 账号。全季上线那天,我正在西雅图出差。所以从技术上说,我看到了“原版”的剧集。

《纸牌屋》推出第一季时正逢2013年春节。当时,这部剧集在国内还乏人问津。到第二季播出的时候,微博上已经满眼都是这部剧的讨论,朋友们四处询问哪个中文视频网站将会同步播出。出于对剧透的恐惧,我在社交网络上把“纸牌屋”设置成了屏蔽关键词。

相隔一年,Netflix的股价从 160 美元涨到了430 美元。脱口秀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在本周的节目中开玩笑说,《纸牌屋》第一季上线时,Netflix还是个用红色信封邮寄DVD 影碟的公司。现在,观众已经可以用电脑、手机、机顶盒、游戏机等各种设备,观看Netflix的线上节目。

虽然在网上讨论热烈,但我的大部分朋友并没有用过Netflix。在中国打开netflix.com只能看到一句话:“抱歉,Netflix还没有来到世界的这个部分。”对我来说,“肉身翻墙”到美国用Netflix看《纸牌屋》显得颇为有趣。

Netflix支持在一个用户名下建立多个观众档案(profile)。虽然账号是借来的,我却不需要当心搞乱朋友的观影记录。对Netflix用户来说,观影记录似乎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代表了他们的品味以及系统的自动推荐准确度。朋友在借给我账号时曾经十分担心,直到她发现 Netflix 的多档案功能时,才长出一口气。

在公关公司和媒体的共同煽动下,Netflix 的形象和“大数据”绑在了一起。据说,在推广第一季《纸牌屋》时,凯文•史贝西(Kevin Spacey,该剧男主演)的粉丝会看到以他为重点的预告片,女性观众会看到充斥了剧中女性角色的预告片,而严肃电影的爱好者看到的预告片将会集中体现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阴暗的影像风格。据说,Netflix会在你的每一次播放、暂停、快进、停止时分析你的口味,给你推荐最相关的内容。

真的这么神奇吗?Netflix的主界面上有一枚“个性化”标签。根据媒体的神奇描述,系统应该可以根据你的用户行为推荐一些你喜欢的电影和电视剧吧?

实际体验却是,在“个性化”标签里,你需要像填写路边的调查问卷那样,对所有影视类型进行打分(包括“从来不看”、“偶尔看”、“常看”),再对数不清的电影和电视剧进行打分(一颗星到五颗星),然后,再进行无穷无尽的打分,你却始终不看不到系统的相关推荐结果有什么明显的改进。在《纸牌屋》第二季上线之前,我也从来没有看到过传说中的个性化预告片,甚至连张预告海报也没有见过。

在被过度吹捧的数据挖掘之外,Netflix的用户体验倒是十分令人满意。Netflix在支持电脑、手机、机顶盒、游戏机等各种设备的同时,也会将每一部剧集的播放进度同步到云端,做成“最近观看列表”。在电视上看了一半的节目,可以立刻在手机上继续播放。相比之下,HBO的数字服务HBO GO缺乏类似的功能,在同时追多部剧集或者在多台设备上使用的时候,体验就会变得十分痛苦。

另外,在网络速度不稳定的时候,画质会自动在标清和高清之间无缝切换,无需人工设置,没有任何细微的停顿,从而保障了最好的流畅性。因此,如果你通过VPN,在中国“翻墙”到美国观看Netflix 的节目,系统也会保证最流畅的播放体验。

如果你不在美国,英文足够好,只需要英文字幕就能观看剧集,而国内视频网站上的美剧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你的需求,那么翻墙上Netflix是很不错的选择。它的月服务费是 7.99 美元。

(本文作者林嘉澍,网名"flypig",曾创办播客站点"反波"与极客品牌"Da Code",目前在互联网公司任营销总监。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