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berg News

果你搞不清中国银行系统的状况,那么你并不孤独。在恼人的年底现金紧缺状态下,中国当局似乎是在匆忙做出决策。中资银行对此也同样困惑不已。

但如果你将所有这些令人费解的信号拼在一起,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主题。从中国央行莫名其妙地决定通过微博宣布注资行动,到该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突然停止接受人民币存款,再到上周五有关存款保险计划的制定获得进展的消息,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当局正在忙乱地进行金融系统改革的试验和试错。

在上个月的中共中央三中全会上,中国领导人承诺要实现金融行业的市场化。现在看来他们是认真的。

问题是,要实现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让市场力量决定利率水平,让人民币自由浮动,资本也能不受限制地流出和流入,是存在巨大挑战和风险的。仅仅是说到开放这个体系的可能性就足以刺激人们将资金转移出去。再加上中国当局有意抑制房地产投机、限制银行的问题贷款敞口,他们也给自己出了一道难解的协调矛盾因素的命题。

因此,随着银行遭遇年底的现金需求高峰,银行系统内出现压力迹象或许并不值得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国央行未能控制这种情况。截至上周五,银行间拆借利率为8.2%,仍然远低于今年夏季引起不安的流动性短缺事件中一度触及的28%,不过即便是这个水平也让人感到高处不胜寒,同时还影响了其他市场,中国股市和国债都受到打击。

根据中国央行最新的微博公告,央行上周二至周四总计向金融系统中注入了人民币3,000亿元(494亿美元)。但在此期间银行拆借利率仍持续走高。

这一困局说明中国经济转型所面临的重重挑战。中国目前正致力于从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成以需求为主导的更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终将需要一个开放的金融体系,改变因为储蓄利率被人为压低而产生家庭储蓄倒贴企业贷款的局面。但存在的风险是,一旦储户试图将存款投向别处,银行将失去资金来源。而存款保险机制的设计正是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尽管如此,围绕改革进程的不安情绪似乎正在银行间市场弥漫。

中国金融长期改革方案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资本帐户的最终开放,如果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要借力潜在流入的大量资本,那么开放资本帐户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不过,随之而来的风险是,中国庞大的储蓄池中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向海外市场以寻找更高回报,这也是许多人认为被广泛提及的资本帐户开放计划会延迟的原因所在。

来看看比特币。就在比特币的热捧者认为中国可能终将接受比特币以挑战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时,中国监管机构似乎认为在当前这个微妙阶段比特币对金融体系构成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比特币绕开了资本监管,因此可能在中国政府的金融体系开放事项准备就绪之前加速资金流出,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比特币兑人民币走势震荡,如果国内银行对客户的比特币交易有风险敞口,将可能导致银行面临损失。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央行会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公告要求银行不得参与比特币交易,以及上周比特币中国(BTC China)被迫暂停人民币充值功能的原因。

这种匆忙之中作出决策的方式本质上与中国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相关联。随着改革的推进,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金融压力,相应地,自然也会有更多的困惑。

Michael J. Casey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