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的楼市调控没有改变中国房地产稳赚不赔的风格。但至少有一部分开发商开始未雨绸缪,将目光投向老龄化带来的新机会。

一些有经验的开发商已经将目标锁定老年公寓。

Associated Press
2012年4月10日,上海一家养老院的老人正在午睡。
总部在上海的远洋地产有限公司(Sino-Ocean Land Ltd.)正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最近与美国Columbia Pacific的医保子公司联手,在北京建造并管理拥有110张床位的椿萱茂-凯健老年公寓(Senior Living L'Amore Kaijian)。

Columbia Pacific旗下的Cascade子公司还与上海盛源发展有限公司(Shanghai Shengyuan Development Co.)合作在上海徐汇区建造了一所老年服务设施,双方还计划在上海浦东区兴建另一所老年服务机构。

位于徐汇区的这所老年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谢韫之(Serena Xie)称,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非常快,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对投资者和经营者均存在大量机会。

但他指出,这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2亿,到2030年将达到3亿,2050年将超过4.85亿,接近欧盟28个成员国目前的人口总量。

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on Aging)负责人吴玉韶表示,中国是个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业的需求正在上升,财务负担非常重。

这也是中国急于引进社会力量的原因。

中国国务院上个月宣布了一项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降低税收并提供人员培训补贴。

政府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将免征营业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国务院表示,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将拿出一半以上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国务院还表示,将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

其他房地产公司也已经注意到这项政策,他们能够估算出其中的价值。

深圳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hangcheng Property)总裁陈耀忠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陈耀忠表示,公司已经在从事物业管理业务,目前在30个中小城市都有业务,管理着大约6,000万平方米的住宅物业,为大约60万居民提供物业服务。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医疗保健行业的专家。

陈耀忠称,他意识到这是不同的需求,热切希望可以找到这方面的合作伙伴。他还说,长城物业在深圳运营着一个老年康复护理中心,并邀请了香港复康会(Hong Kong Society for Rehabilitation)作为顾问。香港复康会是一个非政府组织,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服务,它证实自己参与了上述项目。

陈耀忠说,我们希望与专业的国际机构合作,需要与在这一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伙伴合作。

他们也会遇到一些特殊需求。官方估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有约800万-1,0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随着老年人队伍不断扩大,患者人数也将上升。

陈耀忠说,长城物业也打算提供居家照顾服务。该公司正就某种形式的合作与美国居家照顾服务机构Home Instead Senior Care进行商谈,不过到目前为止双方尚未达成任何协议。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龙头企业也瞄准了养老地产项目。

作为试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已经在杭州发展一个老年住宅项目。万科规划了575套养老公寓。据万科的工作人员称,在公寓的功能上,万科考虑了长者的需求,配备了一键紧急呼叫按钮、加宽的电梯和走廊等设施。以收入计,万科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

万科也在寻求与有相关业务运作经验的优秀外部资源展开合作。不过该公司人士称,对于养老住宅的运营模式,公司也在探索。

养老服务的价格差别很大。许多养老院每月只收取人民币几百元费用,享有政府补贴可能是这些养老院收费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有高端的养老院,每月收费可能高达人民币15,000元(近2,500美元),具体价格取决于入院者需要照顾的程度。

并非所有人都相信这种高端市场存在稳健的需求。子女们是否舍得像在孩子身上花钱一样为老人花钱,这一点很难说。

养老服务咨询公司Hampton Hoerter China的总裁柯博明(Bromme Cole)说,现在市场大肆炒作高端养老概念。当前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都是在艰苦年代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看来,每月花人民币15,000元离开家人去养老院住是个荒谬的主意。

有人表达了相同的担忧。

谢韫之说,在中国,80多岁的老年人并没有太多的钱。40-50岁的人可以毫不犹豫地花人民币10,000-20,000元让孩子参加一个三天的夏令营活动,但如果要花同样的钱在自己父母身上,他们可能会犹豫不决。

房地产公司目前也许还没有找到正确的经营模式,但显而易见的是,一些公司已经看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商机。

William Kazer / Esther Fung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