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日。刚过去的这天,当年参战的几方──朝、韩、美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中国则派了国家副主席李源朝赴朝,参加朝鲜举行的纪念活动,包括阅兵仪式。

中国人讲究60年一甲子。在这个甲子里,无论是世界局势,还是东北亚形势,抑或是中美关系,都发生了巨变。60年后的今天,再来反思和评价这场战争,需要我们抛开各自的仇恨和成见,更加冷静和客观。

相对来说,探讨其他参战方的成败得失比较容易,难的是中国。这些年,对于中国评价的难点是围绕应不应该出兵朝鲜及其得失来进行的。传统观点认为,虽然中国参战损失惨重,但是能够和美国打成平手,长了中国人的民族志气,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同时,这一打,也打出了几百公里的安全纵深,和几十年的和平建设环境,总的看是值得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根本不该出兵朝鲜,所谓抗美援朝,是赢了面子失了里子,不仅拖垮了经济,也延误了国家统一,如果没有抗美援朝,中国早就改革开放了。后一看法近年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

笔者认为,对中国参战得失的评价应该放在时代背景中去考察。从当时的决策看,有两个事实不能不提,一是世界开始处于冷战状态,中国和苏联全面结盟,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二是新中国刚刚建立,政权和国家的安全还非常脆弱。笔者大体赞同冷战史学者沈志华所作的中国出兵朝鲜的三点理由:第一,由台湾问题引发出对抗美国的革命激情;第二,根据国际分工为社会主义阵营承担责任和义务,第三,对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的忧虑。

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先不妨来做个假设,如果中国不出兵参战,会发生什么。

一是美国把战火烧向鸭绿江,战争在中国境内打响。这种可能性虽然较小,但并非不存在。当时麦克阿瑟就叫嚷着要进攻东北,并派飞机轰炸东北。正是因为麦氏的狂傲,使中共认识到新生的政权受到危险,遂做出出兵决定。假如美国把战火引向中国境内,苏联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一定会参战,两大强权直接在中国作战,这其实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即便在中国境内的战争最后也以美国的失败而结束,但这对中国来说,会产生两大后果,其一,中国的东北工业基地会全部被战争摧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将因此要慢得多;其二,中国极可能会变成苏联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就像东欧国家一样。

为什么这么讲?前车之鉴历历在目。1945年斯大林曾借口对日作战,出兵东北,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中共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也进行了艰苦谈判,才迫使斯大林接受了限期归还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的协定。而在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实际上控制着东北。如果战火在中国境内燃烧,很难想象苏联不会借机提出更多损害中国主权甚至领土的要求,那时为了保住中共政权,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将被迫接受苏联要求。对于民族主义者的中共领导人来说,这当然是无法容忍的,因此,与其把战火烧向自己,不如在朝鲜开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二是战争虽然不在中国境内打起来,但美国陈兵鸭绿江,对新中国也始终是个威胁。首先,东北工业基地很难发挥它在中国工业化初期所起的支柱作用。为了应对美国威胁,工业基础最雄厚的东北地区会变成战争前线,从而拖延中国工业化的步伐。其次,苏联在东北的存在会长期化,中国的主权还是会受到苏联的威胁,并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小兄弟”。朝鲜战争后,斯大林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把原本属于苏联势力范围的东北地区的控制权移交给中国。如果美国控制整个朝鲜半岛,虽然不像战火烧向中国境内一样给苏联攫取中国主权以可乘之机,但为了以防万一,中国还是要借重苏联的力量以抗衡美国,所以,苏联至少会使当时在它管辖下的长春铁路和旅顺、大连等港长期化。再者,中国的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不会很快发展起来。中国出兵参战后,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一改前期的“犹豫”而变得“大方”起来,虽然设备卖给中国要收取费用,但技术基本无偿给中国;另外,在“一五”时期,苏联派了大批专家到中国,帮助中国搞建设,可以说,中国“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与苏联的大力援助分不开。那时确实是中苏关系的黄金时期。中国正是借助苏联的援助完成了最初的工业化,包括军事工业的现代化也有了很大发展。

不过,台湾能否收复则存疑。近年一种看法认为,如果中国不出兵参战,将会用武力收复台湾,因为那时美国准备抛弃蒋介石。这种看法值得商榷,美国弃蒋不假,但并不等于美国准备弃台。在中共取得大陆政权后,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谁丢失中国的讨论。尤其在中共完全倒向苏联后,美国虽然准备弃蒋但并没有想弃台,而是要培育台湾的本土势力来抗衡大陆。所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即派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挑战中国主权。中国要想武力收复台湾,没有强大的海空军是不行的。事实上,中共领导人在解放台湾和参战朝鲜问题上是做过权衡的,最后选择出兵朝鲜而放弃解放台湾,就是因为中国当时没有强大的海空军。

那么,是否在苏联的支持下,中国会发起收复台湾的战争?从苏联不肯为朝鲜出兵看,要苏联为风险更大的打台湾出兵,可能性更小。从这个角度看,抗美援朝固然使中国在长时间里没有力量为台湾和美国打一场更现代化的战争,但即使没有抗美援朝,中国也不可能冒险武力收复台湾。除非美国明确放弃台湾。然而,前面讲了,美国为了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的扩张,是不会放弃台湾的。想想美国后来出兵越南就知道。

上述分析告诉我们,既然不出兵的两种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对当时新生的中国来说,选择出兵就很自然。

既然出兵参战,就有一个利弊得失的考量,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个利弊得失只能建立在战争结束后的已知结果基础上,而非当时领导人对出兵决策的成败判断。

从“得”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打出了军威和国威,这个军威和国威并非如沈志华所说“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它也发挥着实在的作用。对一个百多年来一直受到外侮的民族来说,在朝鲜战场上将世界最强大的美军逼退到三八线上,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它对全民族志气的鼓舞无可估量,也化为实在的物质力量,“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与此有很大关系。另外,在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形象也高大了起来,在中苏分裂后,这为中国进一步避免陷入孤立及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起了相当大作用。还有,就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使中国避免成为东欧那样的苏联附庸和小兄弟,这一仗基本上使中国与苏联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起平坐,尤其在斯大林死后。二是使中国提早收回了苏联在东北的利益。三是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环境,但中国后来没有利用好这个和平环境搞建设,很可惜。四,像前面讲的,加快了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苏联对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支援很大;另一方面,朝鲜战场上的军事较量,也使得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现代战争很大程度上是武器的战争,从而加快了对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改造和核武器的开发,并由此带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但凡有利就有弊,从“失”来看,也有几个方面:一是牺牲了十几万同胞。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的伤亡人士,虽然有不同的统计,但保守估计,阵亡将士有15万之多,受伤者更多,再加上财产损失和外债,据统计大约有60多亿美元。二是恶化了同美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导致中国直接走向与西方阵营对抗的前线,从而被排斥在国际事务之外。朝鲜战争前,虽然中国已全盘倒向苏联,但毕竟还未站在对抗美国的最前线,中美关系如果不是朝鲜战争,不可能完全中断。朝鲜战争实际上是中国替苏联当出头鸟,从而把原来美国对苏联的压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导致中国的国际环境非常恶劣,特别是在中苏交恶后。这也是中国虽享有几十年的和平环境却随时处于战备状态而未能认真搞建设的原因之一。三是导致中国的经济结构高度畸形化,使中国长期陷入“短缺经济”中,延缓了中国经济现代化步伐,并致使人民生活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与改善。前面讲了,朝鲜战争加快了中国军事现代化步伐,军事现代化的前提是工业的重工化,通俗地说,就是要有“钢”。所以,毛泽东和中共领导层越认识到军事现代化的重要和必要,在资源配置中,就越把各种资源配置到国防和军备,这样,用于对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各种资源也就越小,导致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结构高度畸形化。

一个落后国家的经济现代化,首先是改善人民生活,因此,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要最先得到大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走的就是这条道路。而如果反过来,只能使人民勒着裤子搞建设。长久而言,势必会损害一个政权的合法性。但中国当时的国际环境使得领导层不得不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要实行该战略,就必须实行以高度集中为主要标志的统制性计划经济模式,并实行严酷的户籍管制制度。这样看来,整个计划经济和“短缺型经济”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可以追溯到朝鲜战争,它是直接因素之一,后来发生的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运动乃至过渡期的提前结束,都与此有直接关系。这一后果已越来越为学界认可,而且其中的一些后果还延续至今。

至于很多人认为的另外两个“失”,即解放台湾和提早开放,前者如笔者已分析的,即便没有朝鲜战争,以中国当时的武力,难以解放台湾,所以不能将之归于朝鲜战争而来的结果。退一步讲,假如那时用武力收复了台湾,台湾也就和大陆一样实行同样的社会制度,当然也就没有现在的民主台湾,这究竟是得是失是可再议的(为避免误解,笔者声明,反对台湾独立)。对于开放问题,笔者认为,若中国不出兵参战,固然不会有后来的闭关锁国,但充其量也就像其他社会主义阵营的小兄弟一样,有限发展同西方的关系,主要的经济贸易往来还是在社会主义阵营,那说不上是真正的对外开放,与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回事。

对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来说,出兵朝鲜参战无疑是他们革命生涯中最难做出的决策之一。我们今天反思那场战争,也应该尽量还原历史,避免简单的好与坏的判断。但应记住,任何决策都是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这个“利益”包括对领袖个人、团体与政党,以及国家与民族在内,我们要区分的,是对哪个利益最大。

(本文作者邓聿文系知名专栏作家,中国政治观察者,致力于中国的改革和转型研究。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