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a Choi

年这个时候,有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好几个月的时间──尽管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在上海读书的大儿子,还是没有进入一所好中学。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体制不熟悉,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缺少人脉把他弄进好学校。另一个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因素是,由于他是外国人,大多数学校只愿意给他提供一个“国际班”的位置。我们对国际班有些疑虑,因为我们听过太多的当地学生对国际班的蔑视,他们把国际班贬低为一个拥有外国护照又有点钱的成绩较差的学生呆的地方。

我们曾参加过一所著名的公立中学举办的国际班接待会,该校副校长在会上用英语说道:“你给我钱,我给你一个出众的人才。”(Give me money and I’ll give you honey)。这在某种程度上终结了我对国际班的认同,为水平更低的教育多花一大笔钱是一回事,而因此受到侮辱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与不同的人交流并且权衡了各种选择之后,我们最终把儿子送进了本地一所中学就读。和以前一样,这所学校离我们的公寓只有几条街远,小区内的很多孩子都在那上学,不同的是这次的学校不是一所名校,不是一个能让其他家长发出“啧啧”羡慕声的地方。让人感叹的是,我们总是听到不同的家长说:“读什么学校很重要,但是在什么班更重要。”似乎哪个班的老师和学生最优秀总是有内部消息,而对于那些不了解内情的我们来说,这真是一件不幸的事。

这家本地中学并没有要求我们缴纳惊人的“赞助费”,而我们的一些朋友自孩子上幼儿园以来就一直在交这笔费用。此外,与我们打交道的行政人员都非常有素养而且考虑周全。

我们决定尝试一下。于是,儿子穿上了新学校的校服,他的课本也变了,他的同班同学普遍都比他长得高。他开始自己去上学,有了一个成熟的12岁大男孩的模样。

然而,在开学后数周内,问题就明显地暴露了出来──他开始心生厌倦。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上学、做两三个小时家庭作业、死记硬背准备考试。由于他读的不是一所顶尖的学校,他并没有那种与最优秀的学生一同竞争的兴奋感。从他带回家的成绩单看,他的成绩处于中等水平,这让我们感到担忧。如果是在一流学校读书,中等成绩还可以接受,但是在一所水平一般的学校读书,中等成绩就让人无法接受了。此外,他还明显对学校的所有活动缺乏兴趣,只有在我们带他去踢足球时,他才会眼睛一亮。如果我们不在他放学后盯紧一些,他就会躲到卫生间去,只看漫画书。

他时不时会和一些在竞争更激烈的中学读书的朋友见面,他的朋友们每天要做四五个小时的家庭作业,而他的课业负担只是他们的一半。他知道自己可能会达不到要求,甚至不能通过中学或是大学考试。

最终,我们极不情愿地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在本地学校的实验结束了。如果我们的儿子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他不会有什么未来。我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还是不够。尽管我们的儿子依然还有选择──要么转到国际学校,要么转到双语学校读书,但是对这两个选择我们都不怎么中意。

当然,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前一年,儿子在英国私立学校的入学考试中表现非常不错,他被两所顶级私立学校录取,条件是他能够通过英国的统一入学考试(Common Entrance)。他还有一年时间来准备这次考试,考试时间是七年级的期末。

我们不情愿地做出了这个选择──把他送到英国的预科学校读书,让他做好考试的准备。如果他通过考试,那么他将走上与他父亲和祖父同样的道路;如果他没通过考试,那么我们还能把他带回中国上国际班或者尝试不同的方式,离开中国学校一年不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损失。

当我们把儿子带到那所意向中的英国预科学校的那一天,儿子觉得目眩神迷。说实话,谁不会这样呢?那些学校的学费非常之高,而且看起来就像一个乡村俱乐部。我们在这所学校遇到的学生看起来都很开心、充满热情而且专注投入。当时我的小儿子说道:“这比我的学校好100倍。”我告诉他,这儿的学费差不多也要贵100倍。

如今,一年过去了,我们的大儿子已经通过了统一入学考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接下来的五年他将在英国学校上学,我们为他感到骄傲。尽管如此,他所接受的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部分──中文教育,却已经结束,这也让我们不禁感到伤感。他未来会感谢我们做出的这个决定吗?我们无法预料。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心怀最好的希望,然后合上双掌祈祷。

(Mina Choi是韩裔美国作家,现居上海。移居中国前,在洛杉矶从事剧本创作。她已婚,有两个孩子。文中所述仅代表她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