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a Choi

我的小儿子刚在上海家里附近的一所小学上完四年级,他的期末数学成绩很糟糕。他所在的班里有34名学生,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四。我看到分数的第一反应是:至少他及格了!快期末考试的那几周,他的成绩一直很差,老是五六十分,而他的同学都是八九十分,我很担心他会不及格。

整个学期,我和他的家教都在琢磨怎么才能帮他。我们让他做老师没有布置的课外习题,让他一遍遍地改错。我甚至还试过“情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跟他说低分在这个家里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数学。不过依然收效甚微,快到期末考试时,他还是掌握不了足够的解题技巧。其实他的分数也不算太可怕──77分,但同99分和96分、还有许多80多分的同学相比,这个分数就低得让人不好意思了。

几年前,我的大儿子也有类似的问题,数学成绩总是很糟糕。不过他的情况略有不同──大多数低分都是由计算马虎或字迹潦草造成的,并不是因为他不理解题意。而我的小儿子总是对理解部分概念有困难。就在现在做暑假作业的时候,他还老是出现理解不了题意的情况。

这种状况让我很困惑。他是不是本来就不擅长数学?我是不是就该认命?是这种教学方式对他的理解没有起到作用?还是他太马虎了?我帮得不够吗?是他不够努力吗?我要不要强迫他每天做三四个小时的习题而不是一小时?

这个暑假,我一遍遍地改他在暑假作业上犯的错误。我唯一的策略是反复让他做更多习题,直到他最终理解。但奇怪的是,我所有的努力都起到了反作用:每次拿到一张数学卷子,他看题的速度都会更快──为的是以最少的时间做完──而做出的答案总是乱七八糟。

我总在问自己:我为什么每天要这样做?这样是不是他就能在做题目的时候一个错都不犯?看到这个问题日复一日以各种形式出现后,我开始同情儿子的兴趣不足──重复的题会让人麻木。你能不厌其烦地把一道题做多少遍?尽管目的是反复练习这道题,以便几乎不用思考就能很快解题,但做到第20遍的时候,解这道题的乐趣就消失了。它变成了一件烦人的事。我问自己:要是经过几百个小时的练习他明年能得90多分,会让我满足吗?我惭愧地承认,我的确会,因为这些数字对我很重要。

我的很多朋友都批评中国的教育系统,因为它完全是以考试为导向。哪天运气不好考试没发挥好,孩子的表现就会被盖棺定论。比如,一旦高考发挥不好,学生就没有了上好大学的机会。当然,考试有自身的局限性,我不赞同100%靠考试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但另一方面,考试也是完全有必要的,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丈夫总说中国教育系统不适合我们的孩子,但我不愿接受这一点。他不该每天多做30分钟的家庭作业吗?如果70%的学生都能解出那些数学题,他肯定也可以。如果他的成绩进一步下降,我们该怎么办?

关于中国教育系统,我认识到的一点是,它极少提供第二次机会。一旦我的儿子从跑步机上跌落就不可能再回去了,而美国教育系统则会为智力发育较晚的孩子提供机会。我有个才华横溢的朋友是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他以前上的是一所很普通的高中,高等教育的前两年是在一所社区大学。我认识的其他学术精英也有很多在小学甚至中学都是差生,这些人的经历让我明白,对于那些真正执着和专注的人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但在中国,遴选过程是残酷的,而且从小学就已经开始。如果你在小学表现不够突出,那么升入一所体面中学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高中和大学也一样。从我目前所见来看,一个前六年表现很差的孩子突然在高中成为模范生是不可能的。我担心我儿子四年级期末考试的低分就是临界点。他这么差的成绩,哪个中学会要他?

我的担心是不言而喻的。我唯一的慰藉是他还有一年时间可以补上来。他没必要做到最好,但至少得跟得上。如果他在一所10岁、11岁孩子每周花20到25小时写家庭作业的学校里能够跟得上进度,也许,任何事情他都可以应付得来。

(Mina Choi是韩裔美国作家,现居上海。移居中国前,在洛杉矶从事剧本创作。她已婚,有两个孩子。文中所述仅代表她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